Friday, August 3, 2007

读书札记 (1-3)


穿墙屁



今天翻了翻以前的读书笔记,整理一下贴出来。其中对所读书的理解,对人生的看法,不知正确否。希望大家斧正。


§ 1

人们常说,“色”字头上一把刀。“求之不得,辗转反侧” 、“为伊消的人憔悴”都是说色刀削得男人神志恍惚。从妹喜到褒怩,从妲己到西施。红颜祸水的源头比长江黄河还久远。《镜花缘》中有“刀巴阵”,英雄好汉不论如何豪气重天,入阵后无不被珠帘绮户的绝世美色所诱,落个身首异的下场。破解之道?要先服食用野兽心脏碚制成的“狠心药” ,然后再把有“柳下惠”字样的字条放在胸前。有了禽兽护心、圣人护体,进阵才可视美女如毒蛇,大力砍杀之。

李纳曾经唱过一首歌:

小和尚下山去化斋   
老和尚有交待   
山下的女人是老虎   
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  

走过了一村又一寨   
小和尚暗思揣   
为什么老虎不吃人   
模样还挺可爱?   
老和尚悄悄告徒弟   
这样的老虎最呀最厉害   

小和尚吓得赶紧跑   
师傅呀!呀呀呀呀坏坏坏   
老虎已闯进
我的心里来心里来

可见“色”对男人的魅力是多么的巨大。即使心静如水、青灯古佛下的小沙弥也躲不过。色入耳目,侵上心头。持重男人避免家破人亡的唯一之道,只能是强压欲望的“忍” 字决 。


但“忍” 字也是心头上插着一把刀呵! “夜半宴归宫漏水, 薛王沉醉寿王醒” 。自己的女人被老爸抢跑,酒席宴上、新人欢笑之中,皇权父权压顶之下。“忍” 字钢刀刺在寿王的心头。其痛,再多的酒也不能麻醉。

抗战胜利后江青去重庆时,想见见旧时的恋人唐纳。在那次秘密约会的酒宴上,未来共和国第一夫人盼到的,却不是梦萦的昔人;而是他转送来的一件旗袍----俩人结婚时她穿的那件旗袍。上面有纸条,“蓝萍女士收” 。“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” 。。。。

“慧剑斩情丝”说得容易,但真做起来时,那把举起的慧剑,刺向的却是忍者的心头!为了忘记萦扰心头的痛,唐纳远渡重洋,一个白面书生在伦敦开餐馆、做大厨。以异族的风尘,来吹干流淌的男儿泪;以厨房的烟火,来掩盖内心的烧灼痛。

色,刀下的鬼----
是男人;
杀人的凶手----
是女人

忍,刀下的鬼----
是男人;
杀人的凶手----
却是另一个男人


§ 2

充满草原浪漫的系列狼故事,只是让《狼图腾》的作者悟出了种族杀戮和阶级斗争。大篇幅的说教靡散其间,颇有文革“无限上纲上线” 、“政治挂帅” 之风。昂扬的草原生命之光,却因此暗淡了。苦难的生活折磨了肉体,革命思想的灌输却迟滞了性灵。中国人喜欢说“文化大革命毁了一代人”,但“毁” 更在人们的心与大脑。

杨志军写狗,在其序言里说是为了驳斥对狼的崇拜。写作风格走的却是金庸的武林争霸之路。藏獒“党项罗刹”的训练和《倚天屠龙记》里张无忌学九阳真经差不多。 精采热闹之余,多了些模仿的痕迹和媚俗的下里巴人。

海明威通过一条马林鱼,一条破船和一个很老的老人,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,但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冰山中,于文字之外,读者却能听到亘古不灭人类灵魂的呼唤:“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,一个人可以被毁灭,但不能给打败。”

三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就差别如此之大,固然是反映了作者文学功力之别。更重要的却是他们人性的迥异。 于是觉得:单单凭借生活经历,并不能塑造一个人格。或许人的内心真的有个纯真“元婴”。它才是人性和人格的源头。是自由无染的天生人性,决定了艺术的品位。


§ 3

很喜欢在午后轻软的风中,泡上一杯淡淡的苦丁茶,读沈丛文的“湘西文章” 。在污浊的人世间,应该是有一份清丽存在,而最美丽的心灵往往都是来自质朴近于原始、简单近于BORING的生活。苦在肌肤、乐于心。

在中国的现代作家里,以对生活观察的细腻敏锐而言,女第一应该是张爱玲,男状元当数沈丛文,虽然一个是中国小资的鼻祖,另一位往往自称是“农民” 。一位说自己写东西很慢,另一位却是最高产的作家;两人似乎风马牛不相及,但都能在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情中,品味出生命的真谛。

相较而言,张爱玲的散文如水面上的蜻蜓飞,敏锐的妙处就在与水接触的那一“点” 。比如那篇最喜欢的《中国的日夜》:


一个卖桔子的把担子歇在马路边上,抱着胳膊闲看景致,扁圆脸上的大眼睛黑白分明。但是,忽然——我已经走过他面前了,忽然他把脸一扬,绽开极大的嘴,朝天唱将起来:"一百只洋买两只!一百只洋两只买咧!伙几!一百只洋*末*咧!"这歌声我在楼上常常听见的,但还是吓了一大跳,不大能够相信是从他嘴里出来的,因为声音极大,而前一秒钟他还是在那里静静眺望着一切的。现在他仰着头,面如满月,笑嘻嘻张开大口吆喝着。。。

如此传神、精炼之笔,何人能及?

而沈从文作品中的敏锐,则如夏日的太阳雨,密密麻麻布满整篇,身在其中却很难知晓,只有回到屋里,摸摸湿漉漉的头发,才能有一股清凉从心头起。在新文学左右派大撕杀中脱颖而出的《边城》,平淡、朴实,贯穿其中的都是些生活小事,但却能让人掩卷后,品味出“自然纯净的永恒爱” 。

对比《边城》里“宁静平和的亘古不移” 与 几十年后《尘埃落定》中的“雷霆万钧的沧桑巨变” : 湘西对川西、一静一动、相映成辉。对照着读,别有一番人性味道在心头。只是不知沈从文先生同意此比否?

另,沈的骨子里也真是个农民。:-)

比如谈到心中的美女,沈的理想是“穿着淡紫色的旗袍,她的头发必是漆黑有光” ,沈美女的颜色搭配无从谈起,强调的似乎只是身体健康。

对比诗人戴望舒,他则希望逢着
一个丁香一样地
结着愁怨的姑娘

戴对美女的追求,更是在于心。

在古希腊的斯巴达,新生儿都要放在水里检验强壮程度,只有自己能漂浮起来的婴儿才保留,这种体质的优胜劣汰,造就了古希腊的辉煌。也许中国文明的近代衰落,就是由于国人过分强调“心” 、忽视“体” 造成的。一旦皱眉的西施、病弱的黛玉,成了文明的精华,其后果往往意味这个民族的衰败。

江南水乡的文人和他们笔下的“丁香姑娘”,固然为中国增加了理性的光彩,但历史上江南立国的朝代,无一不孱弱任欺。东晋衣冠南渡后,甜软的吴语让强悍的中华文明拐了弯儿。

“虛其心、實其腹、弱其志、強其骨”被老子奉为圣人之治。健康完美的体魄,应该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主要力量源泉。“无湘不成军”,其背后的文化支撑,大概就是三湘男儿对“漆黑头发” 的向往吧!

9 comments:

Anonymous said...

我是草根,特地过来给屁爷捧场!

Anonymous said...

谢谢 谢谢

太高兴了

--P

Anonymous said...

我是启明:祝贺你的博克开张,尽管我土的才知道神马叫博克。弄这玩艺也挺有意思,自己做自己的斑竹,好主意!

Anonymous said...

恭喜老屁!我代表全世界各族人民向你表示祝贺!

吾丁

Anonymous said...

嘿嘿~我就是喜欢看你写的~

有些人文笔很好~可是与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同~也是看不懂其意~

加油写哈~

莜~

Anonymous said...

老羊倌过来瞅了一眼,呵呵,你接着全国各省逐个骂,俺就多来。

Anonymous said...

一大炮仗响屁恭贺屁爷!

Anonymous said...

屁爷好!我是一个喜欢海川的小朋友,特来捧场.你提到教育愤青被骂的事,我也有同样的经历.他们都是鲁讯笔下的阿Q,尖着嘴喝茶的族长,华老栓,麻木的看客...你看鲁讯的遭遇比你更惨,他的"粉丝"都是他最痛恨的人物.

穿墙屁 said...

再次谢谢各位朋友的鼓励